跳到主要内容

0068张卡片

人性系统论 · 图示卡

人性系统论的课程不好理解,尝试不断降维,用图示的方法帮助自己理解。

相关的问题输出比如:

  1. 勒温公式的变形分别是什么?可否分别举一个对应的例子?
  1. 人性单元的三个组合分别是什么?各自如何理解?
  1. 传统人格心理学的错误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1. 普通人与科学家对人格模型的认知特征是怎样的?后果是怎样的?
  1. 比分类更重要的是什么?
  1. 有助于行为分析的模型往往发生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1. 如何理解「坏人有点好,好人有点坏」?
  1. 行为分析课程的结构是怎样的?
  1. 人性系统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如何理解?
  1. 人性系统论的次级假设是什么?
  1. 好的人格模型应该具备哪些标准?
  1. 如何理解「人性的三重简化」?
  1. 评估一个人性理论的关键是什么?

理解

  1. 第5题我的理解是三个关键词:
    • 社会分层或者社会固化
      不同社会圈层的人都有其内在的强关系,比如科学家和科学家之间,在彼此的信息沟通就会比较容易。同样,普通人和普通人之间,彼此之间的信息流通也会非常迅速。(比如字节跳动研发的各种产品为什么在普通人之间会这么火,从某个层面来讲是强化了圈层之间的连结)
    • 圈层突破
      社会分层的好处是能够强化圈层成员之间的联系(即强联系),但它的另一个反面是形成了圈层的固化,让强关系一直持续,从而使得成员无法突破圈层。所以这里的启发在于:
      • 普通人如何理解科学家的模式?
      • 科学家如何理解普通人的模式?

第一个问题我的思考答案是:主动进行圈层突破,重视弱连接。只有弱连接才会给自己更多具有差异化特征的信息与机会。

第二个问题思考就是:重视「联结」,既然科学家要构建基于科学家的人格特质研究模式,那么就需要一些学习者(比如我们,哈哈),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当普通人与科学家的双重模式 —— 一方面,我们主动让自己有着更多的开放性,能够接纳更多来自科学家层面的并且与普通人层面并不一致的观点或理论,但另一方面,我们基于个人的习性、场域和资本限定有着比较浓厚的普通人的身份,因此我们的身上有着科学家与普通人的交互角色。这样就使得我们有了站在普通人的角色去理解科学家的机会,当我们对科学家的理论有了相应的理解与人之后,我们又能反过头来理解科学家理论对普通人(比如过去的我们)的影响。这种认知形成过程中,其实又反向促进了我们的原始角色(普通人)到进化角色(科学家)的进化。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关键词: 合法性的边缘参与

既然我们从本质身份上并不属于科学家(比如从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技能资本等等层面与传统科学家有着较大的区隔或界限),但并不妨碍我们对科学家所研究的话题进行合法性的参与,哪怕是边缘性参与,这就使得我们能够有了解科学家(这里的「科学家」一词其实可以作为广义理解为「高手」了)的机会,一旦我们边缘性参与(比如了解科学家研究的一定的术语、模式、概念、推理等等的一点点),那么我们的大脑中就主动植入了一定的思考锚点,当我们产生了「人性冲突」时(上述第6题),我们就能突破普通人常见的人格分类模式,而采用更科学的模式来应对(行为预判与行为改变),从而进行更科学的自我人性塑造。

  1. 第7题我的理解是:
    • 第7题是第6题的延伸。
    • 第7题与人生叙事有关联。
  1. 第9题的理解补充:
    翻看Kelly的Wiki发现,视频中提到的「人人都是科学家」这种说法不太严谨。更科学的角度是「人人都是天真的科学家」。
    所谓「天真的科学家」,是指,一方面,每个人在人格层面的进化或表现有着科学家的行为模式;但另一方面,每个人(尤其是普通人)在人格模式的形成或构建中,也有着并不科学的一面,比如人格偏见等,人格偏见可以理解为「朴素的科学视角」。用凯利的话说就是「天真」,当然这里的天真并非贬义。

障碍

  1. 人性单元与人生叙事这一模块没太听懂~~

发表评论